查看原文
其他

我的父亲曹直 | 中文男足高考作文

邓香兰 丨Just Lose It丨 2022-10-05

今天是2049年的9月30日,中共中央发布了“百年中国功勋人物”名单。名单里有很多伟大的名字,但在我心中,真正为这个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,是无数个像我父亲曹直一样平凡的人。


去年7月,25岁的我研究生毕业,并在北京找到一份工作。报到之前,我回了一趟老家,临别之际,父亲拿出一本红色的存折,上面写着一串很长的数字。


原来,父亲把家乡的两套房子卖掉,让我在北京交了首付,换得一本红色的房产证。也正因如此,我对近些日子北京漫天飘扬的红旗,也感到格外地亲切。


这一年里,我生活中的惊喜,总伴随着红色。但你如果要我用一种颜色形容这一年,我想到的却是黄色。那是家乡泥土的颜色,那是父亲脸庞的颜色,那是父亲生命的底色。


2018年,父亲从北大中文系毕业。作为一个在学校小有名气的人,不少民营企业向父亲投来了橄榄枝,希望他利用流量优势,通过消费北大成为一个成功的人。在名利面前,父亲退了一步,他遵从我爷爷的意志,回到家乡,成为了一名小公务员,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。


许多人不解,为何父亲愿意远离北京的繁华和同窗好友,来到西部成为一个没有个性的人。直到2020年那场经济寒冬到来以后,父亲的选择才被许多人认同。其实只有父亲知道,爷爷多年劳累,家中底子不厚,经不起自己在外面折腾。


因为工作稳定而体面,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没有遭受什么反对。他们很快成了家,后来又有了我。再后来,父亲当上了单位的领导,生活顺遂,家庭和睦,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。但在我看来,他的一生除了大学毕业时候的辉煌,并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。


父亲把存折递给我那天,我问父亲:“您不觉得,您这一辈子挺俗气的吗?”


“老子不俗气,你狗日的能有今天?”父亲语气平和。他掐灭手中的烟,把我手里的存折拿过去,又仔细端详了两眼。


父亲毕业时,为了照顾爷爷回到老家。后来的日子,又为了我省吃俭用,攒了一辈子积蓄却不敢花。我6岁那年,他为了多分一套福利房,计划和母亲假离婚。母亲气得好几天睡不着觉,指着父亲的鼻子骂他小农思想,恨当时嫁错了人。但父亲并不管这些,他只是说,都是为了这个家好。母亲拧不过他,只好和他离婚,之后又复婚。最后风波过去,我们的家庭平静如初,可母亲心里那纯美的爱情,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。


每当想到这些,我都为父亲感到不值,为了一个儿子,竟把自己大半辈子搭进去。有时候我甚至希望他自私一些,活出自己的精彩,而我自己的路,由我自己去走。


短暂的沉默过后,父亲又把存折塞到我手上,告诉我时间不早,该动身出发了。“你再看一眼家里还有什么吃的用的可以拿,我和你妈也再看一看你,你就快点走吧。下一次见面不知道什么时候了。”我看见父亲的眼里闪着一丝泪光。


我不知道如何回答父亲这个问题,自顾自地收拾着行李准备出发。即便有许多的牵挂,我也必须勤勤恳恳地劳动,去创造自己的价值。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本书,我所写下的一切,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。而父亲则不一样,他倾尽一生书写的篇章,目的就是让我这个唯一的读者满意。


带着对父亲的感谢,我坐上了前往北京的航班。三个小时的飞行途中,我看了一部2019年的老电影,叫作《流浪地球》,一部颇有中国味道的科幻片。电影讲述了地球毁灭前,人们不愿意放弃房子,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故事。也许父亲也希望,无论我走多远,都能始终带着他的那一份家底,安心过好这一生。在我们手中传递的,不仅是房产,更是一个中国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。


我忽然又想到了我父亲的父亲,我的爷爷。90年代,他为了家里的生计,去到广东打工。辛苦多年,不仅给家里盖起了两层小楼,还挣出了学费,让父亲走出大山,成为了我们县第一个北大学生。而父亲隐忍一生,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,回到家乡守业,最终让我在更大的世界立足,经历他不曾经历的人生。这些生活,或平淡,或苦涩,或甜蜜,各种滋味,汇成了整个家族的血脉。


纵观历史,正是许多父亲这样保守的人,才支撑起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流淌,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韧性所在。他如此平凡,但又如此重要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